中国发达的人工冶铜技术与踪迹难觅的奴隶社会
Advanced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Copper Metallurgy and the Elusive Slave Society of China
-
摘要: 基于西方文明历史曾出现强大奴隶社会而中华文明历史未见奴隶社会的事实与相关的历史学共识,尝试探讨了中国缺失奴隶社会的原因。考察显示,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导致文明之初中华民族先民中的夏族、商族、周族等族群不得不作大规模的长距离迁移。因萌生于西方文明出现的千余年之前,早期中华文明区内各地的生产力相对低下、难有财富积累,人力也无明显的被奴役价值,因而族群间缺乏互相掠夺、盘剥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各地先民的祖居地区蕴藏着较丰富的铜矿资源;人工冶铜技术的成熟、大量铜兵器的使用、以及族群间因争斗而难以遏制的潜在杀伤,成为了征服扩张的巨大阻力。缺失的驱动力以及显著的阻力使得各族群在迁移相遇时更倾向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斗,而积极地相互融合;因此融合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明显有别于欧洲文明的形成背景及其相应的特征。经过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并形成体量巨大的单一融合民族后,再难在华夏民族内部清晰地划分出奴隶主族群和数量巨大的奴隶族群,以至中国失去了形成奴隶社会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