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耐蚀合金Hastelloy G30板材热处理

杨哲, 郑博龙, 郭盛祥, 程伟, 杨晗

杨哲, 郑博龙, 郭盛祥, 程伟, 杨晗. 镍基耐蚀合金Hastelloy G30板材热处理[J]. 金属世界, 2025(2): 57-61.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3.09.0901
引用本文: 杨哲, 郑博龙, 郭盛祥, 程伟, 杨晗. 镍基耐蚀合金Hastelloy G30板材热处理[J]. 金属世界, 2025(2): 57-61.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3.09.0901
YANG Zhe, ZHENG Bolong, GUO Shengxiang, CHENG Wei, YANG Han.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Hastelloy G30 Plate[J]. Metal World, 2025(2): 57-61.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3.09.0901
Citation: YANG Zhe, ZHENG Bolong, GUO Shengxiang, CHENG Wei, YANG Han.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Hastelloy G30 Plate[J]. Metal World, 2025(2): 57-61.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3.09.0901

镍基耐蚀合金Hastelloy G30板材热处理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哲(1986—),男,山西五台人,高级工程师,学士,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钛、镍及其合金、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通信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宝钛集团老区镍材料公司,邮编:721014;E-mail:baotailangzi@163.com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Hastelloy G30 Plate

  • 摘要:

    为了研究了哈氏合金G30板材的热处理工艺和第二相σ相的析出敏感性,采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等对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G30板材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对板材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和不同服役温度下第二相σ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G30板材经过1170 ℃保温30 min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微观组织均匀单一、σ相大量溶解,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可以满足标准ASTM B582—07(2018)对G30哈氏合金的性能要求。此外,由于G30板材在高于800 ℃的环境中长时间保温会析出第二相σ相,实际服役温度一般应低于800 ℃。

  • 图  1   热轧态哈氏合金G30板材低倍(a)及高倍(b)微观组织

    图  2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哈氏合金G30板材微观组织:(a) 1050 ℃;(b) 1100 ℃;(c) 1150 ℃;(d) 1200 ℃

    图  3   1170 ℃热处理后哈氏合金G30板的微观组织

    图  4   不同时效温度哈氏合金G30板微观组织:(a) 600 ℃;(b) 700 ℃;(c) 800 ℃;(d) 900 ℃

    表  1   哈氏合金G30铸锭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项目NiCrFeCSiCuWMoCoNbMn
    本文样品余量30.0160.010.022.02.8531.01.0
    标准成分*余量28.0~31.513~17≤0.03≤0.801.0~2.41.5~4.04~6≤50.3~1.5≤1.5
    注:*采用ASTM B582—07(2018)标准。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热处理温度哈氏合金G30板力学性能

    热处理温度/℃抗拉强度/MPa屈服强度/MPa断后伸长率/%
    105097461123
    110085054037
    115077137549
    120068033556
    标准力学性能*≥586≥241≥30
    注:*采用ASTM B582—07(2018)标准。
    下载: 导出CSV
  • [1] 康喜范. 镍及其耐蚀合金.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
    [2] 《重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手册》编写组. 重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手册.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3] 余历军,淡勇,郭笃信. 高耐蚀哈氏合金G-30的性能及应用. 化工机械,1998(5):50
    [4] 东娟,罗耿波,席金花. 哈氏G-30合金的基本特性及容器的设计制造特点. 化工装备技术,2014,35(5):36 DOI: 10.3969/j.issn.1007-7251.2014.05.010
    [5] 崔雅茹,王超. 特种冶炼与金属功能材料.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6] 王振东. 感应炉冶炼工艺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7] 陆世英. 超级不锈钢和高镍耐蚀合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汤鉴淮,于敬雨,马北越,高陟,任鑫明. 高炉渣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现状. 耐火与石灰. 2022(04): 24-2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图(4)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7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20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2-05
  • 刊出日期:  2025-03-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