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驾驭”钛板成型?——冷轧与退火工艺对纯钛性能的调控

Effects of Cold Rolling and Annealing Processes on the Anisotropy of Industrial Pure Titanium

  • 摘要: 纯钛材料在冲压成型时常常因为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不一致,即各向异性而遇到困难,导致成品率低、成本高。为改善这一现象,本研究以工业纯钛TA1为对象,系统探讨了不同冷轧加工方式与退火温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通过多火次、小变形量的冷轧工艺,结合不同温度的再结晶退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先进表征手段,分析了钛材的微观结构演变与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采用三火次轧制、终轧加工率为50%,并在620 ℃下进行退火处理的工艺组合,可显著弱化钛板中的“双峰织构”,降低各向异性,从而获得优异的综合塑性,更利于后续冲压成型。本研究为高性能钛板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工艺依据,对促进钛材在新能源、3C电子和医疗等领域的精密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