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的铜矿资源与发展人工冶铜的机会

毛卫民 李一鸣 王开平

毛卫民, 李一鸣, 王开平. 中国的铜矿资源与发展人工冶铜的机会[J]. 金属世界.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4.01.0285
引用本文: 毛卫民, 李一鸣, 王开平. 中国的铜矿资源与发展人工冶铜的机会[J]. 金属世界.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4.01.0285
Weimin MAO, Yiming LI, Kaiping WANG. Copper Mine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Copper Metallurgy[J]. Metal World.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4.01.0285
Citation: Weimin MAO, Yiming LI, Kaiping WANG. Copper Mine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Copper Metallurgy[J]. Metal World.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4.01.0285

中国的铜矿资源与发展人工冶铜的机会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24.01.028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毛卫民(1950—),男,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师。曾长期开展材料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现从事材料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内在联系的观察与分析,著有《材料与文明》、《文明与物质——从材料学视角探索中西文明差异》、《文明的回荡——中西方文明特征差异的物质基础与演变概览》等著作。《金属世界》杂志社特邀作者。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系,100083;E-mail:wmmao@ustb.edu.cn

Copper Mine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Copper Metallurgy

  • 摘要: 人工冶铜技术的出现、传播和发展是推动生产力提高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性因素。技术起始于人们发现了自然铜块并将其捶打成工具使用,进而开始积累出金属变形加工的知识。在人类生活地区蕴藏着足够的铜矿资源是发展人工冶铜的核心基础。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族群烧制陶器的高温水平对于把混入窑炉的铜矿石转变成金属铜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借助烧烤到偶然混入的铜矿石而尽早发现人工冶铜技术。公元前2000年之前,中国掌握了捶打加工天然铜块的能力,且各地在铜矿资源和高温技术方面均保有一定优势;中国的这些优势会明显提高借助偶然机会发现人工冶铜技术的概率,因此有充分的能力和机会去发展本土的人工冶铜技术。
  • 图  1  安徽贵池春秋时期冰铜锭(安徽博物院)

    图  2  中国各地有所开发利用的铜矿区及其名称[10],(实心圆圈:铜矿区的位置,不表示铜矿区的规模)

    图  3  中国各地的铜矿石:(a)云南赤铜矿;(b)湖北孔雀石;(c)山西黄铜矿;(d)甘肃辉铜矿;(e)陕西黝铜矿;(f)贵州绒铜矿;(g)江西蓝铜矿;(h)吉林斑铜矿;(i)新疆铜镍矿((a–f)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g–h)来自中国地质博物馆,(i)来自新疆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

    图  4  欧洲及地中海地区分布的铜矿资源及铜器时代早期得到实际利用的铜矿区[12] (实心圆圈:铜矿点的位置,不表示铜矿点的规模,信息来源德国柏林新博物馆;实线环:铜器时代得到实际利用的铜矿区)

    图  5  欧洲及周边各地的铜矿石:(a)摩洛哥孔雀石;(b)法国蓝铜矿;(c)英国辉铜矿;(d)奥地利黝铜矿;(e)西班牙铜泡石;(f)德国锌钙铜矿;(g)法国乳砷铅铜矿;(h)刚果翠铜矿;(i)匈牙利斑铜矿((a–g)来自中国地质博物馆,(h–i)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表  1  中国各地铜矿区的名称(根据不完全的查阅和统计)

    地区省/自治区铜矿区
    华东江苏安基山
    浙江西裘
    安徽铜陵、贵池、沙溪、麻姑山、琅琊山
    山东王家庄、福山、埠口
    华南广东大宝山、石录,锯板坑、天堂、玉水
    广西拉么、大厂、钦甲
    海南石碌
    福建紫金、蔡西
    江西德兴、银山、封山洞、城门山,武山、村前、枫林、天排山
    华北河北高板沟、小寺沟、寿王坟
    山西铜矿峪、篦子沟、落家河
    内蒙古东升庙、甲生盘、孟恩陶勒盖、霍各乞、白云、炭窑口、莲花山、毛登、大井、黄岗梁、敖尔盖
    华中河南银洞坡、刘山岩、大河
    湖北铜山口、铁山
    湖南七宝山、宝坪
    西南四川拉拉厂、李伍、大铜厂
    贵州条台
    云南大红山、红山、雪鸡坪、东川、赫家河、狮子山、老厂、卡房、大村、三家厂、白马寨、六苴
    西藏玉龙、多霞松多、马拉松多
    东北辽宁红透山、凡河
    吉林红旗岭、天宝山、赤柏松
    黑龙江二股、多宝山、弓棚子
    西北陕西陈家坝、八一、万丈沟、午峪沟、汉中
    甘肃白银厂、公婆泉、白山堂、金川、蛟龙掌、陈家庙
    宁夏中卫
    青海浪力克、铜峪沟、赛什塘、德尔尼、纳日贡玛、红沟、锡铁山、尕科合
    新疆黄山、阿舍勒、喀拉通克、索尔库都克、小热泉
    下载: 导出CSV
  • [1] Tylecote R F. A History of Metallurgy. London: The Metals Society, 1976
    [2] 毛卫民,李一鸣,王开平. 中国古代的高温技术与发明人工冶铜. 金属世界,2024(2):42
    [3] 王根元,申柯娅. 我国古代认识的主要含铜矿物. 地球科学,1986,11(1):111
    [4] 霍巍. 试论西藏发现的早期金属器和早期金属时代. 考古学报,2014(3):32
    [5] 毛卫民,王开平. 人工冶铜技术与文明时代的概念. 金属世界,2023(2):28
    [6] 彭容秋. 铜冶金. 长沙:中南大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达文波特W G,金M,施莱辛格M,等. 铜冶炼技术. 杨吉春,董方,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 许并社,李明照. 铜冶炼工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 文博杰,代涛,韩中奎,等. 中国铜资源在用存量与二次供应潜力. 地球学报,2023,44(2):325
    [10] 史长义,王惠艳,冯斌,等. 中国铜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分布模式与找矿预测. 地学前缘,2014,21(4):210
    [11] 齐文,侯满堂. 陕西铜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西北地质,2005,38(3):29
    [12] Ling J, Stos-Gale Z, Grandin L, et al. Moving metals II: provenancing Scandinavian Bronze Age artefacts by lead isotope and elemental analyses, J Archaeol Sci, 2014, 41: 106
    [13] 李延祥. 巴尔干半岛铜冶金考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11(2):53
    [14] 崔春鹏,李延祥,潜伟. 近年国外早期砷铜冶金的研究进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9):147
    [15] Hong S, Candelone J P, Soutif M, et al. A reconstruction of changes in copper production and copper emissions to the atmosphere during the past 7000 years. Sci Total Environ, 1996, 188(2/3): 183
    [16] 拱玉书. 西亚考古史(1842—1939).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7] 孙桂琴,霍卫民. 山西省落家河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化工矿产地质,2011,33(4):232
    [18] 张润峰,于凤金,杨铁军,等. 辽宁红透山铜矿树基沟矿区资源潜力分析. 有色矿冶,2011,27(1):5
    [19] 毛卫民,李一鸣,王开平. 中国及周边地区早期的铜器,金属世界,2024(1):23
    [20] 丁坤,王瑞廷,秦西社,等. 陕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H、O、S、Sr 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矿床地质,2019,38(2):355
    [21] 王建平,陈小刚. 陕西镇安县午峪沟—柞水县万丈沟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世界有色金属,2023(8):53
    [22] 张天运,袁波,吴前瑞,等. 汉中某铜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现代矿业,2021,37(11):153
    [23] 任建梅,陈元,李晓国,等. 陕西省宝鸡香泉铜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 陕西地质,2022,40(1):51
    [24] 刘玉强. 毛登锡铜矿床成矿分带及其成因讨论. 矿床地质,1996,15(4):318
    [25] 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矿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 地质与勘探,2000,36(5):1
    [26] 康欢,刘翼飞,江思宏. 内蒙古莲花山铜矿床辉钼矿铼-锇年代学、矿石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 地质学报,2019,93(12):3082
    [27] 肖成东,杨志达. 内蒙赤峰北部两个重要的成矿带及其成矿特征.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7,6(4):197
    [28] 张伟峰. 门源县浪力克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分析. 世界有色金属,2016(13):78
    [29] 李文明,宋治杰,张汉文. 青海尕科合含铜银砷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西北地质科学,1996,17(2):30
    [30] 叶荣. 白银厂矿区折腰山矿床碳酸盐矿物的新认识. 西北地质,1983(4):65
    [31] 刘杰,郭旭,刘鹏进,等. 甘肃省铜矿主要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金属通报,2022(8):219
    [32] 白旭晖. 新疆阿舍勒铜矿区地质特征及三维成矿预测. 金属矿山,2108(10):146
    [33] 王全家,张国. 铜矿峪矿选厂生产实践及问题探讨. 中国矿山工程,2007,36(5):9
    [34] 刘长纯. 基于MRAS证据权重法的抚顺—清原地区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型铜矿矿产预测. 地质找矿论丛,2017,32(3):468
    [35] 李涛,陈元江. 辽北凡河地区细碧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中国科技信息,2011(8):23
    [36] 李亚东,冯启伟,鹿波. 山东埠口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世界有色金属,2018(23):95
    [37] 常洪华,赵体群,李亚东,等. 山东邹平火山岩盆地王家庄——碑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山东国土资源,2021,37(4):17
    [38] 王志俊. 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及发展. 文博,1996(6):30
    [39] 陈晓洁,汪常明. 自然铜浅说. 金属世界,2011(1):25
    [40] 陈惠,唐云明,孙德海. 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1959(3):17
    [41] 毛卫民,王开平. 中西方铜器时代差异分析. 金属世界,2019(4):12
  • 加载中
图(5)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
  • HTML全文浏览量:  15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4-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